身韵组合式教学法

 399511_3394130172143_2086726651_n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 《学记》中说:“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可见教学方法的得法与否,对于教学效果的作用多么重要。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同样也有一个方法问题。正所谓:方法对头,学有劲头;方法不对,尽走弯路。在从事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和总结出了身韵组合式教学法,旨在探索和创新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方法,为身韵教学寻找新的突破口。

  所谓身韵组合式教学法,与传统意义上的组合教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建构者之一的唐满城先生认为:身韵的目的“是要融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术技巧中,表现在节奏处理、起始连接、点线处理、动势渲染、内在修养等诸方面”。因此身韵组合式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便是本着从韵律入手,从元素出发的原则,实现身韵在基训教学过程中的全方位进入与全过程体验。

  可以说,身韵的进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探索和总结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必须有相应的教材作为支撑。2005年,我编著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组合》教材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唐满城先生在生前撰写的序言中认为:“该教材以‘组合’形式体现了‘身韵’训练的各个主要环节与过程,如‘坐、跪、立、行’的渐进步骤,贯穿以气息运用与腰部发力的‘元素’练习,并通过与之相适应的音乐节奏的配合,在审美上强调了古典舞‘形、神、劲、律’的统一性与艺术性”。

  身韵组合式教学法,是我们在中国古典舞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借鉴和汲取了中国古典舞建构者们的许多有益经验,并且以一种教学法提出和稳定了下来。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运用,身韵组合式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学生非常欢迎和愿意接受身韵组合式教学法,学习兴趣空前高涨,主动性明显增强。一直以来,说到中国古典舞基训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烦琐单调和枯燥无味的,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一个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感觉就会灵敏聪颖,理解力便会提高,而且能够主动地探索认识它的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身韵组合式教学法的实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和改善舞蹈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基训教学由量变到质变,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有效拉近了组合与剧目、课堂与舞台的距离。身韵组合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单纯的外部身法训练到内部神韵涵养的有机结合,找到了风格训练和功能训练的契合点。很显然,运用这种教学法培养的学生,不仅在掌握中国古典舞各种主干动作的动律变化和表现形态上具有了张力,而且在“变其形、传其神”,学习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方面也具有了较为厚实的内蕴,从而为练与用挂钩、学与用结合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是身韵的全程进入为出作品、出人才创造了条件。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艺术表现力强。不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能力,也具有了在中国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要求下的艺术表现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我们培养的学生担纲演出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荣获了国家十大精品剧目,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赞誉。这说明身韵组合式教学法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不断探索切合身韵教育实际又有利于培养中国古典舞优秀人才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这是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成熟,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因此,我以为身韵组合式教学法尽管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总结和完善,但是对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方法的创新却无疑具有“抛砖引玉”的积极意义。

古典舞身韵教学口诀

 1、强调动作时意念、感觉的重要性——“心里没有,身上白走”。

 

  2、动作中要分清“平均节奏、符点、切分”的区别 ——注意“满、赶、闪”的不同与特点。

  3、比喻静止时要心态稳重、动作时要敏捷灵活——“立如松、动如风、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4、要求慢板动作中连贯圆润,快速动作要干净利索——“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5、强调动作过程中哪里主动、哪里被动,举“云间转腰”为例——“移带手、含让手、腆推手”;也可称“肩带手、身让手、胸推手”。

  6、在“阳刚”和“柔韧”型的动作中——强调“刚而不拙、柔而不懈、韧而不僵、脆而不浮”。

  7、要求动作中要有延伸感——“形已止、意无穷、动已静、神未止”。

  8、形容动作中要流畅通顺、连绵不断、节奏分明——“如行云流水、藕断丝连、点中有线、线中有点”。

  9、比喻古典舞动作中“圆、游、变、幻”的感觉——“矫若游龙、形如旋风”。

  10、形容动作要从内到外的感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艺术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